河南,古称中原、中州、豫州,简称“豫”,因历史上大部分位于黄河以南,故名河南。河南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
截至2016年底,河南共下辖17个地级市、1个省直管市、52个市辖区、20个县级市、85个县,省会郑州市,常住人口9532.42万人,居中国第3位。
河南是中华民族与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中国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造纸、火药三大技术均发明于河南。历史上先后有20多个朝代建都或迁都河南,中国八大古都河南有四个,即十三朝古都洛阳、八朝古都开封、七朝古都安阳、夏商古都郑州,及商丘、南阳、许昌、濮阳等古都,为中国建都朝代最多,建都历史最长,古都数量最多的省份。从夏朝至宋朝,河南一直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河南自古就有“天下名人,中州过半”之说,有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范蠡、商鞅、苏秦、吕不韦、李斯、贾谊、张衡、杜甫、韩愈、白居易、刘禹锡、李商隐、李贺、岳飞等历史名人。
河南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大省,2016年国内生产总值稳居中国第5位、中西部首位。郑州商品交易所是中国首家中西部唯一一家期货交易所。郑州航空港区为中国唯一一个国家级航空港经济实验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为中国新设立的自贸区之一。2016年12月,国家正式批复郑州入选国家中心城市。以河南为主体的中原城市群为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
河南文物古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截至目前,河南共有世界文化遗产6项2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58处,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13处。
史前时期
1985年至1994年,中外科学家在河南省渑池县南村乡任村村上河组发现了世界最早的具有高等灵长类哺乳动物特征的曙猿化石(渑池上河曙猿化石遗址),是世界最早的具有高等灵长类哺乳动物特征的曙猿化石遗址,属始新世晚期(沙拉木伦期)任村上河动物群,距今4500万年左右,这标志着4500万年前人类远祖起源地锁定在河南渑池。
1978年9月,发掘的南召猿人说明50万年前就有人类在河南生息和繁衍。
2007年,发掘代表旧石器时代的许昌人说明距今8万~10万年的河南古人已经很好的利用石器,并在国内首次发现了1.5万年前先人们制作服装用的牙制纽扣、针和染色用的赭石(颜料)等服饰文物。
1980年,在河南杏花山附近发掘出约1-3万年前旧石器晚期猿人用火和管理火的洞穴遗址。
新石器时代的裴李岗文化、贾湖文化、仰韶文化,河南形成了发达的农业、畜牧业和制陶等手工业。
夏朝时期
到了4000多年前的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时期,中原进入了石、铜器并用时代,产生了私有制和阶级的萌芽,进而出现了中国史书记载的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夏朝建都阳城(今登封),先后迁都斟鄩(今夏都二里头遗址)、商丘、陈留(今开封)、阳翟(今禹州)。
商朝时期
商朝发源于河南商丘,先后建都于亳(今商丘)、西亳(今洛阳)、嚣(今郑州)、殷(今安阳)和朝歌(今鹤壁),均在河南境内,其中殷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是中国历史上可以肯定确切位置的最早的都城。
周朝时期
西周周成王营建都城成周洛阳。
东周建都洛阳,河南再次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春秋战国时期众多诸侯国的都城也均在河南境内。
秦朝时期
秦朝建立后,在今河南境内设置三川郡(治洛阳)、砀郡(治商丘)等。
汉朝时期
西汉初都城洛阳,在河南设豫州刺史部,辖颍川郡、汝南郡、沛郡,以及梁国(都商丘)。
东汉建都洛阳,河南再次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东汉末期,迁都许昌。
魏晋南北朝时期
东汉之后形成三国鼎立局面,曹魏定都洛阳。
西晋建立后继续建都洛阳。
北魏统一北方后,孝文帝将首都迁至洛阳。
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均建都于安阳。
隋朝时期
隋朝时期在河南设立河南郡、荥阳郡、梁郡等郡,以洛阳为东都。
隋炀帝迁都洛阳,又以洛阳为中心开凿了沟通南北的隋唐大运河。
唐朝时期
唐朝设立河南道,以洛阳为东都。
唐后期迁都洛阳。
武周建都洛阳,改洛阳为神都。
五代时期
五代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均建都于开封、洛阳。
宋朝时期
北宋建都开封,在河南设立开封府、河南府、应天府,以开封为东京、以洛阳为西京、以商丘为南京。河南又一次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北宋时,都城开封人口达100多万,为当时全球第一大城市,商业贸易额占全国之半,各方面都极一时之盛,可以说是古代河南历史的黄金时代。
从唐朝建立到北宋覆亡,河南的经济和文化达到鼎盛时期。
赵构定都商丘继承大宋皇位,为了延续宋朝皇统和法统,定国号仍为宋,史称南宋。
金朝时期
1214年,在金朝受到蒙古帝国频繁入侵后,迁都到开封,称南京。
后期又迁都到商丘。淮河以南地区属南宋。
元明清时期
元朝实行行省制,河南属于河南江北行省,开封是治所。
明朝时期河南省下设8个府1个直隶州:开封府、河南府、归德府、南阳府、汝宁府、卫辉府、彰德府、怀庆府和汝州直隶州。
清朝河南基本沿袭了明朝行政区划。
民国时期
北洋军阀时期,洛阳是吴佩孚的基地。1926年,冯玉祥参加北伐战争,进驻河南。1928年-1932年期间,共产党的张国焘、徐向前等人在大别山区开辟武装割据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新县是鄂豫皖根据地的首府。
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国民政府迁都洛阳。
共和国时期
1949年年1月10日,淮海战役胜利结束,河南全境解放。
1949年8月,黄河以北地区成立平原省,省会驻新乡市,河南省保留黄河南部。
1952年11月15日,撤销平原省,其行政区域大部分划入河南省,河南省域基本保持至今。
1954年,河南省会从开封市迁往郑州市。
2016年12月26日,国务院发布《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规划》正式批复郑州入选国家中心城市,继续做大做强洛阳等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壮大中原城市群,形成支撑中部崛起的核心增长地带。
2016年12月28日和29日,国务院和国家发改委先后批复并印发《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将中原城市群定位为中国经济发展新增长极、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中西部地区创新创业先行区、内陆地区双向开放新高地和绿色生态发展示范区。
2017年1月22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复函》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